顶戴尊天地,聪明识见高。
无为通理性,猛利岂虚劳。
出没终难认,因缘不可逃。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意境高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智慧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译文:
戴上尊贵的天地之冠,
聪明洞察,见识高深。
无为而通达宇宙的道理,
勇猛精进岂是虚耗?
出没之间,难以被人认知,
因缘纠葛无法逃避。
中原大地孕育众多圣贤之境,
四海汹涌澎湃不息。
诗意与赏析:
《逍遥咏》以皇帝的身份,抒发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戴上尊天地之冠”,象征着作者顶礼天地,体悟宇宙的伟大和无穷的智慧。他自称“聪明洞察,见识高深”,表明自己有着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见识。
诗中提到“无为而通达宇宙的道理”,强调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作者认为,真正通达宇宙之理的人,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通过深入思考和洞察,达到超脱凡尘的境界。
“出没终难认,因缘不可逃”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预料。作者认为,人们在世间徘徊,往往难以真正认识自己,同时也受制于种种因果缘由,无法逃避命运的纠葛。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大地的赞美和对天下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描述。中原是中国的中心地带,历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的圣贤和智者。四海汹涌澎湃的景象,象征着世界的广阔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总体而言,《逍遥咏》展示了宋太宗对宇宙和人生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智慧和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智慧的思考。
吴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转翠微。又喜清辉山顶见,不妨疏雨树头飞。黄鹂入寺浑相识,白月当门恰送归。灌木阴阴萍沼绿,重游心念故人违。
弦歌到处即熙然,桑柘青含淡淡烟。肯倩奇花树民怨,为人岁岁作春妍。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眼底高年,如老曾仙,斗南一人。能持齐守戒,香山居士,乐天知命,康节先生。满眼儿孙,满堂金玉,多宝如来现後身。真堪羡,有许多福力,越见精神。庆公今日生申。喜渐近中秋对月明。这平生积善,三千功行,前程享福,八百椿龄。见说寿筵,大开佛事,煮鹤炮龙烙凤麟。从今後,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贴莫}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虀。
淮海行摇落,文书亦罢休。风霜欺独宿,灯火伴冥搜。笳动末楼晓,参横粉堞秋。更拚飞镜破,应得大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