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
周知配类无疏失,我一从来理自长。
鼎里花开装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黄。
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界万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诗词中的"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意味着作者认为刚强和柔和的力量相辅相成,呈现出一种完美的和谐状态。他将这种和谐比喻为阴阳的运行,象征着宇宙间万物的平衡和统一。
句子"周知配类无疏失,我一从来理自长"表明作者深信天地间的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秩序,没有一丝一毫的疏漏。他自信地表示,他一直能够理解并遵循这些规律。
"鼎里花开装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黄"这两句诗意深远。作者通过比喻,将鼎里的花朵绽放和心中的明悟与炼丹炉中的炼药过程相联系。他认为只有在恰当的时机和条件下,才能达到事物的完美状态。
最后两句诗"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领悟和成就的自信。他认为自己对于华池(指天文、地理之学)的理解非常高明,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无法与他相媲美。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太宗对宇宙间万物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他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平衡、和谐、秩序和自我完善的追求。这些思想和观点,既代表了宋太宗个人的思想境界,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对于宇宙和人生哲学的追求和关注。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度两陂 一作: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鄱江细壤如凝脂,陶成小炉圆净姿。色含三秋玉沆瀣,韵压六尺金狻猊。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心清闻妙游无方,万石只在吾家傍。
破裘百结鬓垂蓬,旋过流年旋已空。魔眷属如云尽散,性光明似日方中。极知万事不劳问,欲住一庵谁与同?会向巢居明月夜,五弦横膝写松风。
秧把束西畦,东畦翠罽齐。甘心鹤俯啄,不用马行泥。井井塍千曲,泱泱水半犁。黄云它日事,欢喜舞龉齯。
玄云载雨惜不下,北风吹急水相黏。周遮覆盖不通透,锢结已厚难披燖。微阳未复老阴壮,计去暖律时犹淹。青天何可一日失,渐恐此去无由瞻。日驭自惧不得脱,略出急入地下潜。凭阴托寒恣凌烁,风伯得意欣沾沾。但幸天公不省悟,谁顾地下人嗟谗。隔绝霜露旷不下,帝有润泽何由沾。
云净天既碧,境幽月逾光。未数钴鉧潭,不羡桂子堂。霏霏香雾横,蔼蔼明辉扬。冥搜兴乍酣,徙倚夜未央。走兔望圆魄,飞鸟喜新凉。但知整纶巾,何用翻霓裳。芳尊聊自倾,玉盘欲谁将。美人何时来,渺渺天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