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岩涧水喧。
人近碧潭才抚掌,唤鱼出沿跳龙门。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小桃源入三岩观鱼》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以小桃源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桃源位于眉州城外,我跟随水流进入三岩涧。当我靠近碧潭时,只见潭中的鱼儿跃出水面,仿佛在跳跃龙门。
诗意:
这首诗以小桃源为背景,描绘了一处宁静而神秘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自己进入三岩涧的经历,展现了一种追求隐逸和宁静的心境。碧潭中的鱼儿跃出水面,跳跃龙门的景象,象征着追求进取和超越的精神。
赏析:
《小桃源入三岩观鱼》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中的小桃源、三岩涧和碧潭,都是极富诗意的景点。小桃源是一个避世之地,代表了人们向往的宁静和自由;三岩涧则是通往桃源的路径,象征着追求和探索的过程。碧潭中的鱼儿跃出水面,跳跃龙门,给人一种欢快和奔放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和追求进取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写山水景观和生动的动作,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蕴含着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进取精神的向往。这种追求和向往,与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隐逸和自由的情怀相契合。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意境,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操麾授钺器纵横,尽说长城指顾成。岳即孕灵偏有意,天何促寿太无情。明堂欲建栋梁折,巨海将浮舟楫倾。未得四旬馀四载,龙旌不觉变铭旌。
春歌已寂寂,古水自涓涓。徒误时人辈,伤心作逝川。
灯火楼台处处新。笑携郎手御街行。回头忽听传呼急,不觉鸳鸯两处分。天表近,帝恩荣。琼浆饮罢脸生春。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明。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贪财竞色,利名牵、萦系何时休歇。镇日忙忙如梦想,颠倒心猿马劣。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万般虚假,积成宿世冤业。劝君省悟回头,攀缘弃舍,做个逍遥客。访道求真寻妙指,早愿超离生灭。不悟玄机,剔开毛塞,付耳亲传说。壶天景色,现前秋夜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