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襄阳歌》

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一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吒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襄阳歌》是宋代刘过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襄阳的景象以及当时襄阳所面临的战乱和边塞生活。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襄阳十年行走四方,为何不归到襄阳?襄阳是真正的武力之邦,在吴蜀天空下的中央。在铜鞮坊里,弓箭成为市场的商品,八邑的田地出产丰富的粮食。我走上一条通往秦陇的路,夕阳仿佛映照出太行山的轮廓。土地上的风沉重而浑厚,士人们才智出众,他们喝着酒后唱起歌来。歌中说人的决心胜过天命,襄阳的边塞已有很久没有胡人的侵袭。买剑甚至会用光家产,市场上的战马嘶鸣着生死的呼唤。科举考试虽然不是不好,但行都却有万里之遥。人们说边塞的人都是粗鲁之辈,卧龙也不肯前来。杜甫的诗成就了米芾的书写,而二三子也是英雄啊。

这首诗以对襄阳的赞美和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为主题,通过描述襄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表达了对襄阳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襄阳的市井生活,市场上的军器和丰收的庄稼,展现了这个边塞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边塞士人的钦佩,称赞他们的才智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最后几句则提到了杜甫和米芾,表达了对这两位文化英雄的敬仰和称赞。

这首诗通过对襄阳景象和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襄阳的地位和风貌,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士人和文化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襄阳的热爱和对士人才智的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 《姑苏杂咏 韩蕲王墓》

    宋室中兴日,将军武略优。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誓擒诸部种,还报两宫仇。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阙耸吴山晓,陵荒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 《赠隐士》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 《次韵袁升之游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

    花发今年喜不空,一头肃客上萧宫。雪残千嶂独连白,风引双旌欲斗红。他日动名三事在,先春和气万家同,等间草木蒙湔祓,况入寻常顾盼中。

  •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鹰。须臾立旗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苍鹰猛犬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