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相送行效张籍》

一车南,一车北,身世匆匆俱有役。
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
但闻马嘶觉已远,欲望应须上前坂。
秋风忽起吹泥尘,双目空回不见人。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相送行效张籍》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译文:
一车南,一车北,
身世匆匆俱有役。
忆昔论心两绸缪,
那知相送不得留。

但闻马嘶觉已远,
欲望应须上前坂。
秋风忽起吹泥尘,
双目空回不见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的一首辞别诗,以模仿张籍的《行行重行行》为题材。诗中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诗人的感慨。

诗的开头写到诗人的离别场面,他一辆车子向南,一辆车子向北,两个方向都有他要去的地方,他的身世使他无法停留。这表达了他的身份和责任使他不能停留在某个地方,必须继续前行。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讨论心事的情景,他们曾经互相交流、互相维系,但没想到在离别时却无法相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怀念和离别的痛苦。

第三和第四句描述了诗人离别的情景。他听到远处马嘶声,意味着离别已经不可逆转,他的欲望使他不得不上坡继续前行。秋风忽起,吹起泥尘,给诗人的离别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最后两句写到诗人回望离别之地,却空空如也,没有看到任何人的身影。这种空虚和孤独的情感使诗人更加感受到离别的辛酸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离别的伤感和孤独感传达给读者,引发人们对生命流转和离别的思考。

  • 《圣无忧/乌夜啼》

    相别重相遇。恬如一梦须臾。尊前今日欢娱事,放盏旋成虚。莫惜斗量珠玉,随他雪白髭须。人间长久身难得,斗在不如吾。

  • 《上元夫人》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 《故都》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一山阴陈迹》

    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 《原失调名》

    邢公分剖,举恩情、割断灵光照。内莲生,真可要。姹婴娇,和会通玄妙。忧愁乐道。气收来、结作成珍宝。玉牢藏,五彩耀。透昆仑,日月

  • 《黄鹤洞中仙》

    暗里修持做。不合名张露。却使人人转敬钦,所以难停住。谨对扶风诉。结伴关西去。卓个庵儿累行功,同步烟霞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