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余袅袅撷秋芳,露洗娟娟百宝光。
龄冷欲餐琼树玉,手温谁握洞庭香。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香橘二首》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香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诗意:
诗的第一首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通过描绘霜和露水的作用,表达了秋天的清凉和澄澈。诗的第二首则通过描写香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于温暖和香气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香橘的形象,通过具体的描写带给读者清新的感受。在第一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形容词和动词的连续重复,如"袅袅撷秋芳"、"露洗娟娟百宝光",使景象更加生动。这些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和晨露的清新。在第二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写手的温度和对香橘的触摸,表达了对于生活中温暖和美好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香橘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敏感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热爱。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生活中微小但珍贵的细节,体会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艇民,生而清穆。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飒飒旱天雨,凉风一夕回。远寻南亩去,细入驿亭来。蓑唱牛初牧,渔歌棹正开。盈庭顿无事,归思酌金罍。
隽手芥拾紫,忠肝蒲伏青。婴龙云气直,缚虎雪毛腥。炊枕梦何短,书棺名更馨。眇然人物几,墓草涕交零。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