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湘江亭》

独宿大中年里寺,樊笼得出事无心。
寒山梦觉一声磬,霜叶满林秋正深。

作者介绍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爲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繫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鰲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作品评述

《湘江亭》是唐代诗人孟宾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宿大中年里寺,
樊笼得出事无心。
寒山梦觉一声磬,
霜叶满林秋正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孟宾于在湘江亭独自宿居的情景。他身处大中年里寺,寺庙里的樊笼意指尘世的束缚,孟宾于得以摆脱这种束缚,在事务繁忙的环境中保持了宁静、无心的心境。他在冷山中做梦,梦中传来一声钟磬,这声音唤醒了他的心灵,使他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同时,秋日的寒霜使得林中的叶子变得凋零,这景象也呼应了孟宾于内心的冷静和对世事变幻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孟宾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选择独自宿居在寺庙中,远离尘嚣,以追求内心的宁静。樊笼得出事无心,意味着他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和纷扰,心无旁骛。寒山梦觉一声磬,表达了孟宾于在梦中受到精神的触动,这声钟磬可以理解为佛教寺院中的法器,它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超越尘世的渴望。而林中满是霜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孟宾于内心的冷静相呼应,也传达了对世事变幻的思考。

整首诗意蕴含深沉,通过对宁静与冷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索。同时,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相呼应,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内涵。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冷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让人们在喧嚣的现实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思考人生的深度。

  • 《李哲家怪引谚》

    一鸡死,一鸡鸣。

  • 《恨意联句》

    同心同县不相见,--疾(失姓)独采蘼芜咏团扇。--严伯均莫听东邻捣霜练,--皎然远忆征人泪如霰。--澄(失姓)长信空阶茺草遍,--从心(失姓)明妃初别昭阳殿。--杭(失姓)

  • 《读秦始本纪》

    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想。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 《乱后再逢汪处士》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 《寺中春》

    野寺沈深门半扃,午窗慵起晚风轻。云开半壁夕阳出,花落一庭春草生。鸟掠池中得鱼去,鹤归云外傍僧行。马曹散吏真如隐,咫尺山田带雨耕。

  • 《博望》

    使者星明犯斗牛,归槎稳放绛河秋。茂陵可是无仙分,不载丹砂载石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