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仙游潭五首·仙游潭》
潭深不可涉,
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
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
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
躬耕不用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仙游潭五首》之一,描述了仙游潭的景色和周边居民的生活。
诗中首先描绘了仙游潭的特点,潭深无法涉水,潭小无法通船,形象地展示了潭水的幽深与狭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前往仙游潭的路途,游人们在路途中发现路断无法继续前行,只能停下来。这里的路断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隐喻,暗示了人们在追求仙游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阻碍。
随后,诗中出现了龙藏白沫旋的描述,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景象。这里的龙可以理解为仙游潭中的神灵或神话传说中的生物,白沫旋则是形容潭水中波浪翻腾的景象,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然后,诗人描绘了插石置桥的景象,通过剪断藤蔓来测量水深,并用石头搭建桥梁,增加了前往仙游潭的道路的坚固和便利。这里的插石置桥可以理解为克服困难、创造便利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在追求梦想时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观点。
最后,诗人提到桥的外面居民很少,而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自己耕种,不需要花费金钱。这里表达了一种田园生活的理想,强调了朴素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仙游潭的景色和描述周边居民的生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困难和挑战的克服精神的赞美。
园林翠幄。妆点青春色。犹觉蓂留七叶。崧神今日降,产此真英杰。蟾宫客,尽推一代文章伯。富贵何心得。积善多阴德。那管青衫白发。儿孙俱满目,诗礼传衣钵。长不老,蓝桥是个神仙宅。
诗卷舞西风,翩然入眼中。健回追电马,清落唳霜鸿。遗我宝吴缟,逢人称相红。但存山上果,谁道剥为穷。
朱冠青戢雪为毛,不近鸾凰意亦高。放你云林莫回首,如今何处是仙曹。
八月十五,月圆当户。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取个眼兮耳必龚,舍个耳兮目必瞽。君不见老长沙弄爪牙,一踏踏倒小释迦。将谓是个老大虫,元来却是一只虎。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後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蛾。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