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少有虚三日,剧饮未尝过五分。
相见心中无别事,不评兴废即论文。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闲居述事》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欢少有虚三日,
剧饮未尝过五分。
相见心中无别事,
不评兴废即论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在闲居中的生活状态。他说自己在宴会上的欢乐少有虚浮的感觉,而且他从未过度沉迷于饮酒。当他与朋友相聚时,心中没有其他烦扰,只专注于交流和讨论文学艺术,不去评判兴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邵雍闲居生活的情景和心境。首两句诗,邵雍表达了自己对于宴会的态度。他说自己参与宴会时,感受到的欢乐是真实而不虚幻的,也从未过度沉迷其中。这表明他对于享乐的态度是淡然的,不追求过多的享受,注重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两句诗,邵雍谈及与朋友相见时的心境。他说当他与朋友相聚时,心中没有其他事情的干扰,全心投入到交流和讨论文学艺术的话题中。他强调不去评判兴废,即表示他不会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主观评判,而是以欣赏和探讨为主,重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体现了邵雍对于文学追求的独立和超脱,以及对纯粹艺术的崇尚。
整首诗简明扼要,通过简练的表达展示了邵雍生活态度的淡泊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的闲居生活充满了宁静和自在,他在这种状态下追求纯粹的文学创作和交流,抵制了浮躁和功利的影响,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文化追求的境界。
忆昨炎正中不融,元帅仗钺临山东。万方嗷嗷叫上帝,黄屋已照睢阳宫。呜呼吾君天所立,岂料四载犹服戎。向巡会稽不到海,未省驾舶观民风。定知谏诤有张猛,不可危急无高共。自古美恶周必复,犬羊汝莫穷妖凶。吉诘四奏元气通,德音夜发春改容。雷雨一日遍天下,父老感泣霑其胸。
水月拈来作者殊,东西南北谩区区。也知金粟李居士,端坐重城笑老卢。
山空木落,秋清露寒。释迦卤莽,达磨湏顸。唯有陶靖节,东篱采黄菊,烂醉夕阳残。
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佛国无边皆自己,台山大会付何人。苾蒭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红叶叶新。外祖深恩只者是,一菴和气暖於春。
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今日孤鸾还独语,痛哉仙子不弹琴。
天口骈。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