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有萤过,枕上见星流。
欲睡不堪热,长歌起饭牛。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夏夜暑毒不少解起坐庭中》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酷热夜晚的痛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夏夜炎热难以忍受,我坐在庭院中解暑。
窗间有萤火虫飞过,枕上看见星星流动。
想入眠却因热难安寝,于是我高声唱着起床吃饭的歌,让心情好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夏夜的情景展现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绪,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是对诗词的进一步分析和赏析:
诗词的第一句“夏夜暑毒不少解起坐庭中”,表达了夏夜的酷热让人难以忍受,作者在庭院中坐下来解暑的场景。这里的“暑毒”形象地描绘了夏夜的炎热。
接着,诗词描述了窗间有萤火虫飞过的景象。萤火虫是夏夜的常见昆虫,它们闪烁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诗词的意境,也为接下来的描写打下了基调。
第三句“枕上见星流”,作者躺在枕头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流动。这里的“星流”形容星星的闪烁,暗示夏夜的宁静和静谧。
最后两句“欲睡不堪热,长歌起饭牛”,表达了作者因为酷热难以入眠,于是他高声唱起了起床吃饭的歌曲,来缓解自己的不适和焦躁。这里的“长歌起饭牛”是一种戏谑的表达,意味着作者尽管在夜晚,却像是在清晨一样唤醒自己,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整首诗词以夏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感受和情绪,展示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夏夜的炎热让人难以入眠,作者通过欢快的歌声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展示了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夏夜的场景和作者的情感,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同时也启发人们在困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先生原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琅玕满腹造化足,须臾笔底开渭川。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只今榛莽暗荒烟,梦想清风到茅屋。今朝看画心茫茫,坐久不觉生清凉。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樵夫可能解,也此废光阴。
紫垣佳客有灵踪,独木为桥处处同。一自浑家参太极,更谁连步上青空。槛前怪木冬长碧,岩下灵光夜久红。真泽不随时世斩,出尘人世入神功。
行旅本同愁,黔吴复阻修。半年方中路,穷节到孤舟。夕霭垂阴野,晨光动积流。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圜钟为宫奏]蒐讲上位,式修毖祀。日吉辰良,礼成乐备。风骚云旗,肀来歆止。嘉我声德,介兹繁祉。
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津无可锁沈江渚,市不闻钟委草泥。碑碣更随年月换,兴亡往事向谁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