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红抱得绿团枝,蝴蝶飞来又却疑。
藤架野花无著莫,是人行处有香随。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夏行郊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吹红抱得绿团枝,
蝴蝶飞来又却疑。
藤架野花无著莫,
是人行处有香随。
中文译文:
微风吹动着红色的花朵,绿色的叶子抱住了它们,
蝴蝶飞过来又停下来犹豫不决。
藤架上的野花没有固定的位置,
只要有人经过,花香就会随之而来。
诗意:
《夏行郊外》描绘了一个夏日郊外的景色。诗中以红花和绿叶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多样性。蝴蝶停驻在花朵上,犹豫不决,似乎在思考是否值得停留。藤架上的野花没有固定的位置,它们的芳香却随着人的行走而传递,给行人带来了愉悦和惊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夏日郊外的景色和氛围。通过描绘花朵和蝴蝶的动态,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变化。藤架上的野花没有固定的位置,象征着自由和随性,而花香则是人与自然交流的纽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感知,让读者感受到夏日郊外的美丽与宁静。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红花和绿叶的对比以及蝴蝶的犹豫不决,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选择的难题。藤架上的野花和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夏日郊外的美好场景,同时也启发人们反思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和态度。
昨日春冰破水边,今朝腊雪坠风前。岁华过目疾飞鸟,壮志如何不着鞭。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太玄正教,离繁华、修整真清真静。清静之中开道眼,舒展银霞流井。溢落精空,冲盈法界,满满收金鼎。烹煎日月,混纯天地齐永。寂寥独立无双,孤然不改,万法心俱省。变化飞升朝上帝,返入清阳真境。不夜长春,神仙聚会,授命灵童请。玉婴吟送,一杯长寿酩酊。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只愁初踏江边路,封土累然似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