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脚卧云室,回头盖海亭。
水为三面白,山作四围青。
野鸟余清哢,幽人得醉听。
篮舆不容款,科思渺南溟。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暇日集越王台》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愉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刻的心境与感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著脚卧云室,
回头盖海亭。
水为三面白,
山作四围青。
野鸟余清哢,
幽人得醉听。
篮舆不容款,
科思渺南溟。
诗意:
诗人曾丰在闲暇之余,来到越王台,踏着云彩居住,回首眺望,看到海边的亭子。水波在台子的三面泛起白色的波纹,周围山峦则呈现出浓郁的青翠色。野鸟在此欢快地鸣叫,让寂静的人们陶醉其中。篮舆行驶在这里,也无法表达出这样美好的风景,只有远方的人们能感受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形容越王台的独特之处,如踏云而居、回首眺望海亭,以及水波和山峦的色彩变化,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环境之中。诗中的野鸟鸣叫和幽人陶醉的描写,更增添了一种宁静与愉悦的氛围。篮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与这样的美景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差距。最后一句中的“科思渺南溟”表达了远方的人们能够领略到这样的美景,而非身临其境的人们无法完全体验到其中的美妙。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刻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愉悦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河梁一别子卿归,删后无诗始有诗。若把李陵从反汉,马迁膏鼎亦何辞。
桑麻蒙翳不通邻,耽酒颓然一老民。遣客方眠那是醉?有衣可典未为贫。晒翎斜日鸥来熟,印迹平沙雁到新。君看此间何境界,痴人犹说吐车茵。
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天上广寒宫阙近,金晃朗,翠**。谁家花外酒旗高。故相招。尽飘摇。我正悠然,云水永今朝。休道斜街风物好,才去此,便尘嚣。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果蠃周公作诰,鷾鸸由也外堂。白鸥比德於玉,黄鹂巧言如簧。
荣途素定不须忙,羞作春妍爱古妆。众促夺袍诗进御,君宁微服夜归乡。怪来尊老升歌席,移就菩提养病坊。闻说重题新鹤表,分留印绶与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