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萧然似隐居,一轩秋色伴恬如。
深藏宿雨树木暗,高洒夕阳篱落疏。
景物静思临水石,光阴闲觉入图书。
此心只有云相信,长畔吟魂绕太虚。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西轩秋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官舍萧然似隐居,
一轩秋色伴恬如。
深藏宿雨树木暗,
高洒夕阳篱落疏。
景物静思临水石,
光阴闲觉入图书。
此心只有云相信,
长畔吟魂绕太虚。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日里西轩的景色为主题,展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官舍冷落,给人一种隐居的感觉,而秋色与其相伴,显得宁静而恬淡。诗人通过描写树木深藏、篱落稀疏,以及夕阳洒在宅院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地思考着,与水和石头相对,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光阴静谧,他心境安然,只有云彩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感受。他在长长的畔边吟唱,他的思绪环绕在虚无的境界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官舍的冷落和秋日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思考的向往。官舍的冷落给人一种隐居的意境,与秋色相伴,更加强调了宁静和淡泊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树木深藏、篱落稀疏以及夕阳洒在宅院中的景象,创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宁静和恬淡的情绪。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着人生和自然,与水和石头对视,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光阴静谧,他的心境也变得安然宁静。他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只有云彩才能理解,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强调了他的超脱和隐逸之情。
整首诗词以宁静、恬淡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内心思考的向往。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深入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泊和超脱的情感,呈现出宋代文人的典型意境和审美追求。
竞病推敲欲呕心,何如危坐拆桐阴。新蝉咽咽如人意,学我年来抱膝吟。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朝朝腰斧采荆榛,博米求盐到海村。白虎当溪侬不畏,祗愁暴吏打人门。
经术宜传世,清明正得秋。德优高士传,名重赋家流。短袖妨妍舞,青衫负白头。待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忆昔青衫上赤墀,颔间未有一茎丝;岂知晚拜金龟赐,却是霜髯雪鬓时。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