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无力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席上信笔六首》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游丝无力击春风,
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
厨烟著柳细濛濛。
译文:
微弱的游丝无法抵挡春风的吹拂,
水面上漂浮着点点红色。
黄昏时分,渡船横渡,孤独的人独立其中,
厨房的炊烟笼罩着细细的柳枝,朦胧而柔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场景,展示了李弥逊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诗人以游丝和春风作为开篇,游丝无力击破春风,暗示了人力的微弱与自然力量的强大相比较。水面上点点红色的浮萍,可能是春天中的花瓣或者细小的生物,给人留下一种温暖和生机的印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黄昏时分的情景,渡船横渡江面,而其中一人独自站立,形成了一种孤独的氛围。这种孤独并不是悲伤的,而是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最后两句描述了晚霞笼罩下的景象,厨房的炊烟在柳树的细枝上蔓延,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感。细腻的烟雾与柔美的柳枝交相辉映,给人一种虚幻而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暗示表现出自然景物的柔美、宁静与人与自然的交融。通过对微小细节的关注,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敏感和独特的感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美丽而恬静的意境。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简编不负辛勤。羡进德扬名迈等伦。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翕呷霜纨动,阑班采缕长。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民间风俗疑当共,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念旧今归楚,寻师久入吴。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