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四十悮儒冠,独立西楼忧万端。
两鬓飘萧半华发,羞将勋业镜频看。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西楼》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凡而忧心忡忡的中年人的形象,反映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和成就的无奈和忧虑。
诗词通过一系列描写来表达情感和意境。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外貌,平头四十悮儒冠,两鬓已经飘萧,只剩下半丝华发。这样的描写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残酷,暗示着诗人年过中年,面对自己的衰老与无常。
接着,诗人将自己孤独地独立在西楼上,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西楼作为一个高处,常常用于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远方,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烦恼。这种孤独和忧伤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最后,诗人提到他羞于将自己的勋业与辛勤工作的成果看作是镜子中的形象。这句话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所取得成就的怀疑和不自信。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成就只是虚无缥缈的幻象,无法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和才华。
整首诗以中年人的形象为主线,通过描写外貌、环境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忧虑。这种对生命和成就的思考,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索,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这首诗所描绘的中年人的形象和他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与许多读者产生了共鸣。它提醒人们,即使在辛勤工作和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也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免迷失在功利和虚荣的追求中。这种对自我反思和内心探索的精神,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告叟去复来,耘锄尚康强。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及见市朝事,却思江海人。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五公稷契益皋夔,朝迹才安辄复危。始信君非讎格处,皆缘国是有摇时。高山日矫行人首,乔木时颦故老眉。莫道落南非美事,也多添得永州碑。
一花带蕊香气满,何况丛生树两行。风露益高秋雨足,请君来此撼琳琅。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