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
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溪居即事寄梵天阇梨》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松竹森森独掩扉,
这里有茂密的松树和竹子,幽静的居所紧闭着门扉,
中间有绿油油的苔藓覆满墙壁,几乎无人到此一游。
尘中谁复爱忘机。
尘世间有谁能够忘却尘埃的纷扰,抛却俗世的烦忧而专注于禅机。
苍苔满砌无人到,
在这里长满苍苔的地面,几乎没有人来过。
犹感幽禽夜夜归。
却依然能感受到幽静的禽鸟每夜归巢的情景。
诗词通过描绘一处松竹环绕的居所,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心境。诗中的松竹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持久,而森森的松竹也增添了一种清幽的氛围,使人心生宁静。墙壁上满布苍苔,弥漫着岁月的沧桑感,暗示着这个地方少有人来,更加深了隐居者的孤独和寂寞。然而,尽管少有人到访,作者仍能感受到幽静中禽鸟的归来,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野居所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中融入了禅境的意境,传达了对平静、宁谧的向往,展现了修禅者追求内心清净的追求。
这首诗词词意深邃,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净和超脱尘俗的心境,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野幽静的美感。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静心的感觉,使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得以放松和沉思。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
何以拟君子,云鸿肃羽仪。将过上林苑,先集孝王池。唼藻有余乐,渐磐方得时。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
仰之弥高,鑽之弥坚。于昭斯于,被于万年。峨峨膠庠,神其来止。思款无穷,敢忘于始。
室空超从止,理妙契无同。帘卷半规日,香吹一线风。草晴唯欲碧,花晚尚能红。老我閒居兴,清应到小童。
龙宫失晓恼江妃,也养鸣鸡报早晖。要啄稻梁无半粒,只教满颔饱珠玑。
凉气晚萧萧,江云乱眼飘。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黄绮终辞汉,巢由不见尧。草堂樽酒在,幸得过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