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馆天寒灯半灭。
对着灯儿泪咽。
此恨难分说。
能禁几度黄花别。
乍转寒更敲未歇。
蛩语更添凄恻。
今夜归心切。
砧声敲碎谁家月。
柴元彪,(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尝官察推。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元彪工诗,著有袜线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隐集,《四库总目》中。
惜分飞(客怀)
候馆天寒灯半灭,
对着灯儿泪咽。
此恨难分说,
能禁几度黄花别。
乍转寒更敲未歇,
蛩语更添凄恻。
今夜归心切,
砧声敲碎谁家月。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候馆,灯火渐渐熄灭,
独自面对着残留的灯光,泪水停滞在喉咙中。
这份惋惜难以言表,
多少次黄花告别也无法承受。
渐转的寒冷更敲击着我的心,未消停,
蛩蟬声更增添了凄凉哀愁。
今夜思乡之情浓烈,
敲打砧杵的声音散乱了谁家的月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候馆的寒冷环境,面对即将分别的别离之情。诗人借景抒怀,以寒冷候馆和渐熄的灯火作为背景,表达了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诗中描绘的灯火渐熄象征着离别的不舍和无奈,泪水咽在喉咙中,表明作者的心有所留,情有所结。黄花告别和砧杵声敲碎月影等形象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悲凉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境界高远,通过对寒冷环境和离别情绪的描写,传达了诗人难舍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的无奈与孤独之感。该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代表了宋代流寓他乡的士人的体验和心态。
吏报南郊役事休,好风吹袂到江头。长堤饮水马非马,叠石护田牛戴牛。处处女筐蚕望岁,村村社鼓麦祈秋。守臣不办康时策,只把农夫作己忧。
黄姑织女万古心,脉脉欲渡银河深。有齐委女起拜月,绿发一缕蒙金针。眼明志针如志鹄,针发相投如破镞。回身拍手笑乃翁,字大行疏烧矮烛。
百年同是行人,酒乡独有归休地。此心安处,良辰美景,般般称遂。力士铛头,舒州杓畔,不妨游戏。算为狂为隐,非狂非隐,人谁解,先生意。莫笑糊涂老眼,几回看、红轮西坠。一杯到手,人间万事,俱然少味。范蠡张良,尽他惊怪,陈抟贪睡。且陶陶兀兀,今朝醉了,更明朝醉。
两隽诗声敢重轻,苍山对峙大川倾。形为幼眇无遗恨,有入题评莫遁情。未许曹刘夸独步,不应邾莒合逃盟。清篇读罢重看镜,似觉青丝鬓脚生。
小聚风烟外,衡门水竹间。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人笑谋生拙,天教到死闲。犹存拄杖子,遇兴即跻攀。
费尽东君无限巧。玉减香销,回首令人老。梦绕岭头归未到。角声吹断江天晓。燕子来时春正好。寸寸柔肠,休问愁多少。从此欢心还草草。凭栏一任桃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