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荼醾覆水开,游鱼架底自徘徊。
如何知道人来看,故触流花去不回。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西百官宅池上诗》是苏泂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哲理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荼醾覆水开,
游鱼架底自徘徊。
如何知道人来看,
故触流花去不回。
诗词描绘了一幅荼醾漂浮在水面上的景象。荼醾是一种祭祀中所用的酒,常常以浇洒或洗涤的方式表达敬意。这样的景象使得水面上的游鱼不禁自由自在地在水下游动。然而,诗人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知道有人来观赏这一美景呢?诗人回答道,因为当有人触动水面上的流动之花时,花朵便会随着水流离开原地,并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诗人通过荼醾覆水和游鱼架底的形象,将人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传达出人们在追求美好的同时,常常忽略了自然和他人的存在。诗中的流动之花象征着人们对于美的触摸和干预,而触动后的花朵则代表着美好的瞬间的流逝和无法复返。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隐喻的手法,启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瞬间,尊重自然的规律,并意味着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时应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
咄嗟世与我相疏,岁月推排负壮图。狂客大难兼外监,方回小得胜常奴。胸中累块亦何有,鬲上督邮非所须。径买一舟归自好,五云溪接当家湖。
占断烟霞老一丘,玉岩阅历几春秋。削成四壁开三面,比似他山出一头。几欲登临寻胜概,偶然休沐得佳游。醉磨浓墨书岩石,恨不携琴更少留。
叹人身,如草露。却被晨晖,?转还归土。百载光阴难得住。只恋尘寰,甘受辛中苦。告诸公听我语。跳出凡笼,好觅长生路。早早回头仍返顾。七宝山头,作个云霞侣。
御路丹花映绿槐,瞳瞳日照五门开。五皇欲与民同乐,不惜千金筑露台。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怀抱琼瑶一段奇,通身富贵少人知。四藤击碎还收拾,摊向后都卖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