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窗穿户不扃,隙尘风叶任纵横。
幽人睡足谁呼觉,攲枕床前有月明。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无题》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幽静的夜晚景象。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卷窗穿户不扃,
隙尘风叶任纵横。
幽人睡足谁呼觉,
攲枕床前有月明。
中文译文:
窗帘卷起,窗户敞开着。
微小的缝隙中,灰尘随风飘舞。
静谧的人已经睡醒,有谁在呼唤他们?
枕着靠在床上,月光明亮地照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晚的景象。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一种宁静与孤寂的氛围。窗帘卷起,窗户敞开,映照出微小的缝隙中飘扬的灰尘和随风摇曳的树叶,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画面。在这样的夜晚,一个幽居的人已经醒来,却没有人呼唤他们。他们静静地枕着头,床前的月光照耀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对宁静夜晚的感悟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窗户和缝隙的描绘,展现了微小之处所蕴含的美感。而幽人的存在则增加了一种孤独和内省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一种静谧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宁静、孤独和自我反省的思考。
整首诗构思巧妙,用字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感受其中的宁静与孤寂。诗人借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和自我内省的思考。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幽人的孤独和内心的清明。这使得整首诗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又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宁静夜晚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和自我内省的思考。
零露中宵湿绿苔,江郊纵饮亦荒哉!引杯快似黄河泻,落笔声如白雨来。纤指醉听筝柱促,长檠时看烛花摧。头颅自揣应虚死,马上长歌寄此哀。
积雨郁愁思,初日破春泥。胜处欲何往,游情翻自迷。柳招追绿渡,梅引逐香蹊。却忆杜陵老,殷勤出碧鸡。
奏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时危安乐是神仙,默有扶持岂偶然。林下且须坚晚节,尊前未用说明年。穷通莫计惟期寿,兴废难言赖有天。恨杀飘蓬白头第,十年风雨别州眠。
肃肃祀典,邕邕礼秩。三献已周,九成斯毕。爰撤其俎,载迁其实。或升或降,惟诚惟质。
古北居庸一望中,风沙满眼乱芙蓉。曦车夜转昆仑脊,华盖阴移太乙峰。金口水流终到海,玉泉云起又随龙。两京形胜今如此,可拟秦关百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