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此怀都。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五色雀》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五色雀,指的是色彩斑斓的小鸟。炎方凤之徒,指的是凤凰的后代,以凤凰为象征,表示这些小鸟的美丽和高贵。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描述了这些小鸟的华美装饰,形容它们羽毛的绚丽多彩。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表达了这些小鸟善良的心灵,它们常常带来雨后的晴朗天气,给农民带来好收成和希望。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苏轼自谦自己的境遇,形容自己生活贫困,住在破旧的房屋中,没有一只小鸟光顾。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这里的“粲者”指的是这些美丽的小鸟。苏轼希望它们能来到自己的庭院,与他一同欢乐,象征着他渴望与美好事物相聚。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形容这些小鸟的鸣叫声像玉佩的声音,它们似乎也想与苏轼一起嬉戏玩乐。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苏轼感叹自己的孤独,他与这些小鸟相比,生活在世俗的尘嚣中,饮食起居简单朴素。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描绘了苏轼的庭院中春天的景象,野桃花开得如雪一般洁白。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苏轼举起酒杯,与这些小鸟共同庆祝,他看到了这些小鸟中的红鸾凤凰的后代,象征着美好和祥瑞。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苏轼赞美这些小鸟的高尚情操,认为它们像仙人一样高飞自在,不轻易与尘世间的物质相互牵扯。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苏轼疑惑地问这些小鸟为何来去匆匆,它们眷恋彼岸的飞翔,岂是属于我这种凡人的境界。
回翔天壤间,何必此怀都,最后,苏轼表示不必在尘世间纠结,这些小鸟回翔在天地之间,它们的归宿不在此,人们也无需过多留恋。
这首诗词《五色雀》通过描绘五彩斑斓的小鸟,表达了苏轼自谦、自省的心态,同时表达了对高尚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小鸟象征着纯洁、高尚和自由,与人们尘世间的烦恼和困扰形成对比。苏轼希望能与这些小鸟相聚,共享美好时光,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归宿。
这首诗词的语言优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小鸟的美丽和苏轼内心的愿望。通过反差的描绘,突出了苏轼自身的境遇和情感,展示了对高尚价值的追求和对世俗尘嚣的疏离感。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载体,通过与苏轼自身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的一种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人生和心灵的深刻感悟。
风软湖光远荡磨。春衫初试薄香罗。踏青无计奈君何。莫笑老来多岁月,肯教闲去少诗歌。长安陌上有铜驼。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曳练为银汉,熔金作月波。桂华斜丽处,鳷鹊得光多。云叶三秋净,菱花一镜磨。宫担晖水竹,观影澹星河。雾湿残宵柝,霜明欲晓珂。口头余映在,剑佩已相摩。
初辞楚泽到吴村,访旧嗟君古道存。欲治匆匆归后计,难留款款坐中论。雪迟似让梅先白,月早如愁树已昏。此别终非前别远,孤舟江上莫销魂。
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相思何处,梦入蓝桥左。归期还细数,愁眉锁。薄情孤雁,不向楼西过。故人应怪我。怪我无书,有书还倩谁呵。
自读高阳赞隐君,便知名与此山存。凭栏须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载魂。殿上风幡飞海燕,寺前石峤过江豚。何人瘗鹤无踪迹,犹有残碑没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