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重鱼长食鲜,小鱼弃掷不论钱。
老翁操网儿弄桨,一家生理在渔船。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芜湖即事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芜湖的渔民生活,描绘了他们对于鱼的珍视和对渔船的依赖,展现了一种朴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中文译文:
南方人重视鱼,常以鱼为餐的美味佳肴,小鱼被抛弃而不在意金钱。年老的渔翁掌握渔网,小孩摇桨,整个家庭的生活都在渔船上展开。
诗意和赏析:
《芜湖即事三首》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芜湖渔民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对于鱼的重视和对渔船的依赖。诗中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平凡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诗中所提到的南方人对于鱼的重视,反映了南方地区以水乡为特色的生活方式。鱼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食材,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平衡相呼应。小鱼被抛弃而不计较金钱,传递出渔民们对于鱼类资源的敬畏和对大自然的顺应态度。
诗中的渔翁和小孩则象征着家庭的传承和凝聚力。年老的渔翁掌握着渔网,展示了他对于渔业技巧的掌握和经验的积累,而小孩则在渔船上摇桨,象征着新一代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继承和延续。整个家庭的生活都在渔船上进行,显示出一种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通过这首诗,李流谦描绘了芜湖渔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家庭的依赖。这种平凡而朴素的生活态度,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受。诗中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情和渔民们的生活哲学。
一来兼不返,我道也担板。超凡越圣时,脑后方开眼。
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秋风吹叶古廊下,一半绳床灯影深。
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
肖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