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弄波涛鼓角喧,蜀江犹有阵图存。
纶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儿戯棘门。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武侯祠》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吹起波涛,鼓声嘹亮,仿佛还能听到战场上的喧嚣之声。蜀江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战阵图景。那些身着纶巾、手持羽扇的人们去了哪里?现在只能看到一群孩子在戏耍于荆棘门前。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风声、波涛、鼓角声以及蜀江战阵图景,展现了一幅武侯祠的景象。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蜀汉时期的名将刘备的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怀念,描绘了当年的壮丽场景。
通过诗词的描写,可以感受到李石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他通过描绘风声和鼓角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和激烈的战斗场景。同时,他通过描述蜀江仍然保留着战阵图景,表达了对历史的珍视和对英雄事迹的传承。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们的思念和对现实的反思。纶巾羽扇的人们已经离去,只剩下一群孩子在戏耍。这种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向往,又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忆,传递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思考。它让人们在怀念过去的同时,也引发对当下的思考和反思。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独得万古意。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