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躬耕已有期,凤城归路却迟迟。
卧舆拥被听秋雨,占尽人间好睡时。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卧舆》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首躬耕已有期,凤城归路却迟迟。
卧舆拥被听秋雨,占尽人间好睡时。
诗意:
这首诗词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白发已经农耕了一生的期限,意味着他已经达到了晚年之时。第二句中的“凤城归路却迟迟”指的是作者回到家乡的归程却拖延不前,可能是因为他犹豫不决或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第三句表达了作者躺在床上,享受着秋雨的声音,感受着人间最美好的睡眠时光。最后一句“占尽人间好睡时”强调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晚年安享宁静和舒适。
赏析:
《卧舆》是陆游晚年的作品,透露出他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的“白首躬耕已有期”表明了作者曾经努力耕耘一生,而“凤城归路却迟迟”则揭示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心愿却未能实现,可能是因为外界的种种困扰或是作者自身的犹豫。最后两句“卧舆拥被听秋雨,占尽人间好睡时”则传递出作者希望在晚年能够享受安逸宁静的心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总的来说,《卧舆》通过描绘作者晚年生活状态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
文才久合步蟾宫,未肯争搏九万风。剩欲论诗宗典乐,故应怜我隶司空。高山宛在绿琴里,白发从多清镜中。要识起予真赏意,圣门千古望龟蒙。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日晒船篷四面炊,几时却得出船时。江西未到何须恨,且到三衢也自奇。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磊落襟怀人不知,回头堪叹亦堪悲。杯残炙冷穷工部,齿豁头童老退。十事有九不如意,百年逾八欲何为。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间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