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闻子瞻习射》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闻子瞻习射》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读兵书气已振,
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
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
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
马上今谁最出群。

诗意:
这首诗词以子瞻(子瞻为苏辙的字)习射为题材,表达了对习射技艺的赞赏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诗中提到自己曾经读过兵书,战意已经激发。近来,有关自己射箭能力的传闻传播开来,苏辙因此感到欣喜,并以此为征服敌人的征兆。他认为自己的射箭技艺可以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箭射出去时不会破坏诗文的意境,反而会增添一种鸱鸟的声音,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虽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胜过五斗米的重量(即百步穿杨),但是他的才华卓越,可以应对任何敌军的挑战。他还提到了六郡的良家子弟都传承了真正的射箭技法,而在马上射箭中,如今谁能最出众呢?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信的口吻表达了苏辙对自己射箭技艺的自豪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习射技艺已经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能够与音乐相契合,不仅不会破坏文学意境,反而会丰富诗文的表现力。诗中的鸱鸟声象征着箭的射出声音,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苏辙虽然承认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可以胜过敌军,展示出他的自信和豪情。最后,他提到了六郡的良家子弟都传承了真正的射箭技法,表达了对这个领域的重视,并留下了一个问题,即在马上射箭的技艺中,如今谁能最出众,给读者留下一种悬念和思考的空间。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射箭技艺的热爱和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才辈出的局面。它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有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曲江独行(自此后在翰林时作)》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 《钓台》

    尽逐鲸鲵埽八区,故人惟我更无余。云台功将任图画,天上客星閒卷舒。若把杀人来逐鹿,争似全身归钓鱼。先生有意羲皇外,不为林泉傲帝居。

  • 《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寿》

    彼美东篱菊,胡为官道傍。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

  • 《仰和令制腊中三白》

    六花纷委地,随物赋圆方。未戒土牛候,先呈玉马祥。月孤难耀彩,句妙与争光。不独夸三白,深宜熟五粱。

  • 《野步》

    晚来行野色,晴意满江山。旧得贫中乐,今於老后閒。渊明五柳下,颜子一瓢间。此道如能会,孤标下可攀。

  • 《哭薛子舒二首》

    医自金坛至,犹言疾可为。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友共收残藁,妻能读殓仪。借来书册子,掩泪付孤儿。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