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畴乔木许西偏,嵩颍相望似有缘。
更问具茨南复北,那边堪作种芝田。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闻子京拜扫后周视田庐因问有可为归计者二首》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闻闻子京在扫墓之后,来到周视的田庐,询问是否有什么可做的归计。共有两首。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闻子京在扫墓之后,来到周视的田庐,向主人询问是否有什么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诗人通过描绘耕种的田地和郊外的乔木,表达了对劳动和农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田园风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诗人提到了耕种的田地和郊外的乔木,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营造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农村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丰饶。
接着,诗人通过闻子京的询问,展示了对人们追求幸福和成就的关注。诗中的“有可为归计”表达了闻子京对于实践、努力和追求目标的渴望。这种渴望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实用主义和务实精神的重视,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生产、劳动和农耕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既展现了农村的宁静美景,又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对田园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的思考,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不为故人出,出则将如何。交道古难终,岂唯畏虞罗。萧何丰沛旧,未免投金科。先生诚高哉,无愧紫芝歌。
轩亭著难稳,名字又恶同。譬犹死得谥,美恶百代公。维洪之厌原,兹为众山雄。何许千万间,可以屏障充。不于春夏时,刻画仍遗冬。岂非即其西,故取摇落中。所得正且尽,评自曾南丰。是令登赋士,谈说口不容。我留豫章城,十日雨且风。重寻湖上宅,再叩仙佛宫。未行北沙门,忧心
何事化工情愈重,偏教此卉大妖妍。王孙欲种无馀地,颜巷安贫欠买钱。晓槛竞开香世界,夜阑谁结醉因缘。须知村落桑耘处,田叟饥耕妇不眠。
咄这乾屎橛,生来太妖孽。堪笑老云门。一棒打不杀。
忽辞洛下缘何事?拟向江南住几时?每过渡头伤问法,无妨菩萨是船师。
百忧成阻阔,一笑得留连。城郭西风里,园林落照前。共知官似梦,莫负酒如泉。兴罢重携手,江湖即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