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人来暮叩关,殷勤一纸报平安。
甘泉宿老求闲局,苦县仙人有废坛,拜敕定披新紫氅,傍斋应许旧黄冠。
冰衔怪得缄题异,自起呼童剪烛看。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
溪上人来暮叩关,
殷勤一纸报平安。
甘泉宿老求闲局,
苦县仙人有废坛。
拜敕定披新紫氅,
傍斋应许旧黄冠。
冰衔怪得缄题异,
自起呼童剪烛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刘克庄闻说竹溪得到了玉局祠的两篇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人来到竹溪,在傍晚时分敲击祠堂的门扉,递上一封殷勤的书信报平安。这封信是为了请求在甘泉宿老得到一份闲散的工作,而苦县的仙人则在废弃的祭坛附近。最后,诗人自己起身,拜谢了这份职务,并换上新的紫色官袍,回到旧时的黄色冠帽旁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将这首诗装裱起来,并自己点燃蜡烛,呼唤童子将之剪烛照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闻说竹溪得到玉局祠的场景,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环境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官职的渴望和向往闲散生活的愿望。
诗中的溪上人是诗人的化身,他在傍晚时分来到竹溪,敲击祠堂的门扉,表达了他对玉局祠的向往和期望。殷勤递上的书信报平安,暗示着他的虔诚和希望能得到机会。甘泉宿老和苦县仙人则分别代表了官场和闲散生活的两种选择,作者通过对比暗示了自己对于官职的追求,与对闲散生活的憧憬。
诗的结尾,诗人自己起身,拜谢了这份职务,并换上新的紫色官袍,回到旧时的黄色冠帽旁边。这种变化暗示着诗人对于官职变化的态度,他虽然获得了所求的官职,但仍然珍视着过去的生活和身份。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作的珍视和呼唤童子将之剪烛照看的情景,凸显诗人对自己创作的重视和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环境和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官职和闲散生活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的珍视和期待。
飞盖传呼入省门,依然残梦浣花村。遥知最是伤心处,衫袂犹沾扫黛痕。
神女音容讵可求,青山回抱楚宫楼。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举头万籁号,弹指万籁寂。欲寻所归方,变灭了无迹。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曾闻不迁义,贞定非木石。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当日追亡如不及,岂於今日故相图。身如累卵君知否,方买民田俗自汙。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余功与德,千古欢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