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乍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种谔率领十万神兵在秋天出征西碛,打败了妖氛四起的敌军。诗词表达了种谔的英勇和战功,并强调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神兵十万忽乘秋,
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
长城乍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
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
红旗行去取凉州。
诗词通过描绘种谔统领的神兵突然在秋天出征的场景,表达了他的英勇和决心。"神兵十万忽乘秋"这句描写了士兵们迅速出发的气势和壮丽。接下来的"西碛妖氛一夕收"表明种谔成功地击败了阻挡他们的敌军,平定了战乱和动荡。
诗词中提到的"匹马不嘶榆塞外"和"长城乍起玉关头"用意象描写了种谔的英勇和胆识。他的战马在榆塞外不需吆喝就能奔驰,而长城在玉关头突然升起,显示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决断力。
接下来的两句"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表明种谔的功绩和地位。他的功劳和忠诚使得君王不再需要为他绘制凌烟阁这样的殊荣,而种谔也因此得以晋升为定远侯。
最后两句"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传达了种谔对国家忠诚的情感和使命。他告诫人们不要说没有人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将率领红旗军前往凉州,继续战斗和捍卫国家的安全。
这首诗词展示了种谔的英勇和忠诚,赞颂了他在战场上的战功,并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报效。通过描绘壮丽的战争场景和英勇的形象,诗词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表达了作者对种谔的敬佩和对国家的祝福。
老矣丹心在,愁来酒兴浓。江山遗古意,云水淡秋容。落日孤村笛,微风远寺钟。平生善知识,却忆妙高峰。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嫩烟轻染柳丝黄,句引花枝笑凭墙。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秋光点点明人眼,不比寻常岩桂花。天与刘郎作嘉瑞,枝枝金粟间丹砂。
不服丹砂不茹芝,老来四体未全衰。有人问我期颐法,一味胸中爱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