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外孙子回村收割麦子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收新麦继陈谷,
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
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
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
赋诗怜汝足精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外孙子回村收割麦子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收割麦子的过程和其中的辛劳,表达了对外孙子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中展现了农村劳动的艰辛,以及外孙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勤劳和精神韧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收割麦子的情景。诗人用诸多细节展现了农村劳动的真实情况,如三夜的阴雨使庄稼受损,一竿晴日下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等等。诗中出现的"新麦"和"陈谷"可以理解为农作物的轮作,传达了丰收和农民们对收成的期待。

诗中的"诸孙春老人"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外孙子,他们的到来给了诗人帮助和支持。"急炊大饼偿饥乏"揭示了在辛苦劳作之后的饥饿感,而"多博村酤劳苦辛"则表达了农民们的辛劳和艰辛。

最后两句"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外孙子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他认为外孙子不仅体力过人,而且精神饱满,能够在劳累之后还有写诗的激情和灵感。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村生活中的一幕幕细节,展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外孙子的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农村的艰辛和辛劳,又透露出对劳动者的敬佩和对生活的热爱。

  • 《征妇词十首》

    去时儿在腹,忽已语嚘哑。何日番休了,迎爷两手叉。

  • 《绮寮怨(题写韵轩)》

    绛阙珠宫何处,碧梧双凤吟。为底事、一落人间,轻题破、隐韵天音。当时点云滴雨,匆匆处,误墨沾素襟。算人间、最苦多情,争知道、天上情更深。世事似晴又阴。罗襦甲帐,回头一梦难寻。虎啸崎嵚,护遗迹、尚如今。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霜空月明,天风响、环佩飞翠禽

  • 《登马鞍山感述》

    汲水堤边杨柳花,东风吹散五侯家。江南一去繁华远,梦觉青山自煮茶。

  • 《吴中友人惠蟹》

    秋水江南紫蟹生,寄来千里佐吴羹。楚人欲使衷留甲,齐客何妨死愿烹。下筯未休资快嚼,持螫有味散朝酲。定知不作蟛蜞悮,曾厕西都博士名。

  • 《游宋兴寺东岩》

    几年不到东岩下,旧住僧亡屋亦无。寒日萧条何物在,朽松经烧石池枯。

  • 《次韵龙学丈》

    水色山光入画屏,浩然相对自由身。芳菲莫恨无情去,天地常藏不尽春。傥得江河化酒醴,何须瓦砾点金银。花开花谢两休问,且向樽前一笑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