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捷径博公侯,一老堂堂去不留。
谁向帝前谗陆贽,不令王所着居州。
修名已立公何欠,直道难行国可忧。
安得上方三尺剑,为渠断取佞臣头。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闻倪正甫尚书台评》是王迈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倪正甫对尚书台进行评价,
人们为了名利抛弃了正直的品质,
只有一个老者端端正正地离去,
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谁向皇帝中间诽谤陆贽,
不让他成为王朝的官员。
修建名声已经树立,
为真正的道路艰难,
国家可能会面临危机。
如果能得到上方三尺的剑,
就可以斩断那些谄媚的臣子的头颅。
诗意:
这首诗词揭示了王迈对当时社会形态和道德风气的不满。他通过描述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而放弃正直品质的行为,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倪正甫和陆贽是当时的政治人物,王迈批评了他们通过谗言陷害他人以谋求私利的行为。他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呼吁实现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赏析:
《闻倪正甫尚书台评》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王迈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通过对人们追求名利的描绘,他揭示了社会的虚荣和道德沦丧。诗中的老者形象是一道鲜明的对比,他以端正的态度离开,暗示了王迈对真正的品德和价值观的追求。王迈提到的倪正甫和陆贽则代表了当时的官场风气,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王迈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
诗词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王迈对清除官场贪污腐败的期望。他希望能有一把三尺长的剑,代表着正义和力量,用来斩断那些谄媚的臣子的头颅,以恢复社会的公正与廉洁。这种呼吁反映了王迈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正义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表达了王迈对道德沦丧和贪污腐败的不满。它呼吁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公正,以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葑田青仄博弈局,岛树墨榲烟雨图。已去杨州百余里,回头还隔几重湖。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秦淮接长江,活活流不已。高亭出城角,四面尽湍水。山川孤云飞,槛阁清风起。望远何所思,故人在千里。
丛石当轩峙,横池傍砌深。还将修竹绕,半入古榕阴。昼堂风澜皱,宵怜月影侵。聊纾江海志,寄此小山林。
太守今元结,论交四十年。汝行勿前却,如在父兄边。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