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文节谢公挽歌》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不甘屈辱地寄人篱下,宁愿视死如归的坚毅情怀。他以自己的悲愤之情,对时代的浮躁和社会的颓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他是独自一人支撑起整个天地的柱子。诗人通过“千古六经俱扫地”这一形象描绘了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深忧虑,而他自己却能够在这个颓废的时代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严。
诗人运用了乾坤万劫和文节双高的意象,表达了他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对他们的逝去的惋惜之情。他感叹自己的年老和孤独,对自己的无奈和艰难处境表示了深深的悲伤。最后两句“玉亭无路荐寒泉”,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得到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心情。
这首诗以豪情万丈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他对整个时代的颓废和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这首诗既是对英雄的赞颂,也是对时代的呼唤,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思想内涵。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醉乡。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何奈何。
月淡波寒夜向分,断行孤雁不堪闻。扁舟第四桥南泊,无限清愁寄梦云。
并州霜早。禾黍离离成腐草。马困人疲。惟有郊原雀鼠肥。分明有路。好逐衡阳征雁去。鼓角声中。全晋山河一半空。
参天乔木镇山川,栽种成阴知几年。仰止名园今老矣,卷舒画轴思悠然。
雨雪成岁暮,之子远徂征。酌酒起相送,慨我别离情。池阳实大藩,佐车屈时英。子行一请觐,上计趋吴京。良玉怀贞操,芳兰含远馨。临歧一珍重,即此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