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名花梦亦随,一年年望好花枝。
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为牡丹去草》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手种名花梦亦随,
一年年望好花枝。
为花去草优饶处,
两袖青苔十指泥。
诗意:
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热爱和对花草的精心呵护之情。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种植牡丹花的过程和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情厚意。首句“手种名花梦亦随”,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种植和期待,将自己的梦想与花儿紧密联系在一起。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年一年盼望花枝繁茂的情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时间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描绘了诗人为了保护牡丹花而不辞辛劳的情景。诗人用“为花去草”来形容自己清除杂草的行动,表达了对花草的呵护之情。最后两句“两袖青苔十指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种植花草时的景象,展示了他对花草的热爱和投入。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描绘种植牡丹花的过程和心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出郭见落日,别君临古津。远程无野寺,宿处问何人。原色不分路,锡声遥隔尘。山阴到家节,犹及蕙兰春。
客里愁如积,朝来意亦欣。鸣阶无宿雨,度隙有归云。且免泥盈尺,犹祈岁十分。中原念淮浙,不忍话传闻。
午睡初醒缓注汤,一瓯清露沃诗肠。疑君昔日探蟾窟,犹带天边桂子香。
万里春风一札书,锦幢绣旆二难俱。殷红荔子武侯渡,深碧藕花房相湖。家庆盛於群玉府,身名荣过执金吾。人生信是团栾好,我亦归谋种芋区。
江雾霏霏作雪天,樽前醉倒不知寒。后堂桃杏春犹晚,试觅酥花子细看。
又扁舟东下,水树青圆,雨榴红薄。燕子愁多,在重重帘幕。杖屟山阴,而今休更问,月尖眉约。双杏盟寒,七香珠堕,歌尘飘泊。莫倚危阑,怨深黄竹,一鹤归来,乱峰飞落。笑色凌波,任雾抽烟邈。飘渺生香池冷,湘水外,片云如削。昨夜离人,游仙梦远,天风吹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