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
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圩丁词十解》是杨万里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建德和当涂之间的圩丁(圩田)景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通建德下当涂,
千里江湖缭一圩。
本是阳侯水精国,
天公敕赐上农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位于建德和当涂之间的圩田景象。圩田是一种利用堤坝围起来的农田,用于灌溉和种植作物。诗人通过描绘圩田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田的赞美和对农民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圩田的景象。首两句“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表达了圩田的广阔和连绵不断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则表达了圩田的重要性和农民的地位。诗人将圩田比喻为“阳侯水精国”,强调了圩田的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天公敕赐上农夫”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敬意和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圩田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田的赞美和对农民的敬意。它展示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尊重。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诗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此手乃可怜,经月不把酒;著书又苦晚,何以图不朽?空庭坐三更,磊落垂北斗。向来历关河,万里空回首。岂知三十年,竟作越中叟!後生虽满眼,非复旧交友。形体迫衰谢,妻子亦何有?怅望怀古人,吞声死农亩。
木末阑干渺未平,泊舟石泾得深行。舟行不见江流阔,一上凭高觉快生。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偏憎游骑香蹄污,最称佳人素手团。方丈老翁容膝外,出门四顾尽漫漫。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行药归来天向晓,道傍闻得唤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