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乡台》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望乡台》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千山已尽一峰孤,
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
更无高处望东吴。

中文译文:
千山已经尽头,只剩下一座孤峰,
立马的行人不要急迫地前行。
从此以后,蜀川平坦得像手掌一样,
再也没有高处可以望见东吴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写的一首宋代诗词,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行人站在望乡台上,远眺千山已经尽头,只有一座孤峰矗立,行人立马停下,不再急于前行。这里的千山已尽,一峰孤表示行人已经走过千山万水,只剩下最后一座孤峰,意味着他已接近故乡,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与故乡之间有一段距离。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行人的感叹。蜀川是指四川地区,平似掌表示蜀川的地势平坦,没有了行人前行时艰险的山路。更无高处望东吴则表示在这个平坦的地方,再也没有高处可以远眺东吴地区(指江苏、上海一带),也就是说行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无法再望见故乡以外的地方,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行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叹。通过描写山川的变化,以及对高处望东吴的描述,表达了行人离开故乡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将行人的心境和旅途中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 《送裴阐(得归字)》

    道向毗陵岂是归,客中谁与换春衣。今夜孤舟行近远,子荆零雨正霏霏。

  • 《大还岭》

    龟肠刳尽不缘饥,鹤骨生来岂解肥。炼得丹成生羽翼,山中无复赵知微。

  • 《重阳》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 《招隐》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 《正纪用暮春韵见贻复和三章》

    自得无为理,行藏异世人。片云尘外侣,流水洞中宾。思虑何劳遣,形神已觉亲。超然阅众甫,陵谷几回新。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