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

已醒又醉倦游客,乍雨却晴寒食天。
共系紫骝芳树下,却随红烛落花前。
层城已报黄金锁,外苑犹贪碧草眠。
明月春风依旧好,竹溪散尽酒中仙。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春夜归家的场景,抒发了作者病中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
已醒又醉倦游客,
乍雨却晴寒食天。
共系紫骝芳树下,
却随红烛落花前。
层城已报黄金锁,
外苑犹贪碧草眠。
明月春风依旧好,
竹溪散尽酒中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子的视角,通过描绘春夜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已醒又醉倦游客"描绘了一个疲倦的游子,既经历了旅途的辛劳,又被酒醉所困扰。接着,诗中出现了乍雨却晴的景象,寒食天的提及则将时节与诗人的心境相结合,暗示着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共系紫骝芳树下,却随红烛落花前",描绘了作者与刘元忠等友人在往年共同寻春的情景。他们曾一起驻足在花树下,红烛照亮了落花的飘零,这些美好的回忆在诗人的心中回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及层城和外苑,层城是指宫殿,外苑则是指皇家园林。"层城已报黄金锁,外苑犹贪碧草眠"表明了皇家殿宇的安宁与繁华,而诗人却在床榻之上病患缠身。这种对权势富贵的对比,衬托出诗人身处疾病之中的无奈和寂寞。

最后两句"明月春风依旧好,竹溪散尽酒中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明月和春风依旧美好,而竹溪中的仙人形象则是对诗人心灵上的慰藉。这些美好的元素在诗中起到了缓解病痛和寄托思念之情的作用。

总的来说,郑獬的《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通过描绘游子的归家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乡和对美好的向往。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都富有诗意,凭借着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情感和思考。

  • 《木兰花慢(寄题荪壁山房)》

    向烟霞堆里,著吟屋、最高层。望海日翻红,林霏散白,猿鸟幽深。双岑。倚天翠湿,看浮云、收尽雨还晴。晓色千松逗冷,照人眼底长青。闲情。玉尘风生。摹茧字,校鹅经。爱静翻缃帙,芸台棐几,荷制兰樱。分明。晋人旧隐,掩岩扉、月午籁沈沈。三十六梯树杪,溯空遥想登临。

  • 《咏史上·倪宽》

    亲媚张汤似谒居,阿谀天子过相如。汉儒个个公孙子,不坠遗经一仲舒。

  • 《益昌霪雨逾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何全居民》

    一月山前雨带风,拍天江水涨惊洪。朝来莫怪波漾静,收向计翁笔势中。

  • 《寄曹州晁大夫》

    堕絮随风花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弃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魂疲山鹤路,心醉跕鸢溪。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坟垄无由谒,京华

  • 《辋川集二十首·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