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别峰,石树相因依。
兹晨偶流目,遥见青烟微。
未知此林下,谁家掩荆扉。
我亦欲一往,结茅纫槲衣。
秋饭所种粟,春羹自生薇。
今年四阅月,孤城闭贼围。
当其薪粲绝,无翅何由飞。
客谓郊关外,似觉事转非。
岁俭剽夺急,村荒游徼稀。
豺狼方磨牙,择人以自肥。
市隐世态恶,岩栖心事违。
四海岂不广,惆怅将焉归。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望着南山,有一座独特的峰峦,石头和树木相互依托。清晨我恰巧抬头,远远看见微弱的青烟。我不知道这片林间隐藏着谁家的隐士。我也想前去一探,与隐士交结并共度时光。这里的秋天收获了一片谷子,春天的羹汤自生薇草。今年已经过了四个月,孤城被贼寇包围。当火炬燃尽,我将如何飞翔,没有翅膀又如何展翅高飞。有人说在城郊关外,事情似乎已经变得不同。岁月贫乏,掠夺迅猛,乡村荒凉,漫游四方的人稀少。豺狼正在磨牙,挑选自己的肥肉。市井中隐藏着邪恶的世态,岩穴中的隐士心事无法实现。四海岂非辽阔无垠,可我却感到迷茫不知何处归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远望南山,发现其中一座别具特色的峰峦,石头和树木相互依托,而其中隐匿着一个隐士的景象。作者在清晨偶然抬头,远远看见微弱的青烟,暗示了这个隐士的存在。他对这位隐士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能够结交并与之共度时光。
诗中还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景象,秋天丰收了一片谷子,春天的羹汤自生薇草,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孤城被贼团包围,形势危急。当火炬燃尽时,作者忧虑自己将如何飞翔,暗示了内心的困扰和无奈。
诗中还提到了社会的变迁和人心的丑恶。市井中隐藏着邪恶的世态,岩穴中的隐士心事无法实现。诗人感叹四海辽阔,但自己却感到迷茫不知何处归去,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
整首诗以望远和思考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和自由的向往。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寒梅开后雪初晴,敛尽残云月又生。月映雪时梅更好,梅横月处雪争明。羡渠结伴成三白,添我相亲即四清。今夕细吟诗说与,来年此际莫寒盟。
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时春。
采采黄花鹄彩浓。吹开一夜为霜风。已邀骚客陶元亮,不用歌姬盛小丛。秋易老,莫匆匆。齐山高兴古今同。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
床头历日无多字,屈指明年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