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浦猿哀杜宇啼,琵琶弹泪送人归。
谁言苏白名相似,试看风骚赤壁矶。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诗李肩吾用韵为予寿因次韵》是宋代魏了翁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湓浦的猿猴悲鸣和杜宇的啼鸣作为开篇,以琵琶弹奏送别的情景作为过渡,接着谈到苏轼和白居易两位文人的名望相似之处,最后以风骚的赤壁之战作为结尾。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湓浦的猿猴悲鸣,杜宇啼鸣,琵琶弹奏泪水送别归人。谁能说苏轼和白居易的名望相似,只需看看风骚的赤壁矶。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以及对名士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风貌和人物的思考和赞美之情。
首先,描绘湓浦的猿猴悲鸣和杜宇啼鸣,展现了大自然中动物的哀鸣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琵琶的弹奏和泪水的诠释使得人们产生别离的情感。这一描写在情感上带给读者一种悲伤和离别的氛围。
其次,诗中提到苏轼和白居易这两位文人的名望相似,暗示了他们在文学界的地位和成就。苏轼和白居易都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才华和贡献在当时备受赞誉。通过这一提及,作者表达了对这两位文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最后,诗词以赤壁之战作为结尾,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也是文人墨客们广泛描写和赞美的题材。这里的赤壁矶象征着历史的壮丽景色和悠久的文化底蕴。通过提及赤壁之战,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英雄事迹的赞叹。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对名士和历史事件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时代风貌和英雄人物的思考和赞扬之情,凸显了作者对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的关注。同时,通过对情感的描绘和离别的氛围的营造,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索空间。
横石架广门,天风自来去。夜半闻洞箫,知是神游处。
愤时唯泯默,忧国漫咨嗟。上略思黄石,中原望翠华。散才甘社栎,击迹类匏瓜。世事无穷尽,吾生得有涯。
空山暮雨,枯木晓霜。此处闻声,若为断肠。
父子追随一笑倾,东园东畔路初成。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春近野梅香欲动,雨余沟水细无声。今朝有喜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金马延群俊,芸午聚众书。杳疑神境绝,深与世尘疏。气逼烟霄爽,光分日月余。不材叨误选,故友幸聊居。云盖森朝骑,天阍谨契鱼。后先陪贾马,左右揖严徐。朱阁霜清外,璇题日上初。词林精采撷,艺囿纵游鱼。决胜揪枰暝,穷欢绮席舒。朝错升紫闼,咫尺侍彫舆。玉壨俄乡思,铜符
县庭事简得馀功,诗兴秋来不可穷。卧听寒蛩莎砌月,行冲落叶水村风。愁髭渐去人前白,醉面犹怜鉴里红。苦恨交亲多契阔,未知良会几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