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与滕六宜,夏与赵盾敌。
更有茯苓功,保君千岁质。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谢尚书皆赋·松庵》。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冬日与滕六宜,夏日与赵盾敌。
茯苓功效更加显著,将君保佑长寿。
诗意:
这首诗是为了赞美王才臣所建的园林而创作的。诗中提到了冬天与滕六宜(滕文公)有缘,夏天与赵盾(赵构)有缘,表达了作者对园林的喜爱和赞美。而茯苓则象征着长寿的功效,表示希望园主能够长寿健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王才臣园林的赞美。通过冬与滕六宜、夏与赵盾敌的对仗方式,描绘了园林在四季之间的美妙变化。茯苓作为象征长寿的药材,被用来寓意园主的长寿和健康。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对园林的向往和对园主的祝福。
此外,这首诗中还有一些隐含的文化背景。滕文公和赵构都是宋代的重要人物,滕文公以其爱好园林而闻名,赵构则是宋神宗的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通过提及这两位历史人物,作者进一步强调了园林的重要性和对园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园林之美,并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园主长寿健康的祝愿。同时,融入了历史人物的引用,给诗词增添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艇民,生而清穆。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飒飒旱天雨,凉风一夕回。远寻南亩去,细入驿亭来。蓑唱牛初牧,渔歌棹正开。盈庭顿无事,归思酌金罍。
隽手芥拾紫,忠肝蒲伏青。婴龙云气直,缚虎雪毛腥。炊枕梦何短,书棺名更馨。眇然人物几,墓草涕交零。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