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
施恩周里闬,植福遍僧坊。
入户书盈室,开樽客满堂。
清芬传后叶,看取桂枝芳。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姚君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芾。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姚君的怀念和赞美之情。下面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心中无愧,品德常存。
广施恩德于周围,福慧遍及僧坊。
家中书信满屋,宾朋满堂。
清香传遍后代,如同桂树的芬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姚君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人自称心无愧疚,意味着他对姚君的敬佩和敬意。姚君广施恩德于四邻,福慧遍及僧坊,显示出他慷慨仁爱的品质。家中书信满屋,宾朋满堂,描述了姚君的声望和受人敬仰的地位。最后两句“清香传遍后代,如同桂树的芬芳”,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姚君的美德和影响力比作桂树的香气,传承久远,影响深远。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姚君的崇高德行和他在社会中的地位。诗人对姚君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对姚君的品德和影响力的描绘,强调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他的美德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姚君的高尚品质和他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影响。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道德和人格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姚君的深深怀念和赞美之情。
侵晓登楚山,山峻苦艰陟。半山忽阴晦,举手不可识。跻攀穿云过,赫然见日出。俯视云气中,汹涌浩无极。滉瀁雪海翻,兀硉寒冰立。蛟龙见或没,鬐鬣火旆赤。风雷恣訇磕,万车无辙迹。神君互麾诃,众怪争跳踯。变异从何来,万熊不可测。峰顶日晴明,下方惊雨急。倏尔寂无声,昏翳
丘壑胸中自广居,数椽茅屋小蜗庐。门罗莫谩惊乌鹊,户外曾来长者车。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行尽牛蹊兔迳中,忽逢平野四连空。意随白鹭一双去,眼过青山千万重。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一丘一岳知何意,疏尽官人著牧童。
古本凌空百尺过,根盘如石铁为柯。浓阴不碍金莲座,虚籁犹传玉树歌。倦客解衣频徙倚,老禅卓锡定摩挲。云门寺里梁朝柏,身上苔痕想更多。
万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时无腊雪下,夜有瑞雷鸣。休咎占天意,悲欢见物情。山禽何所感,烂熳作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