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桑梓敬,耆旧惜凋残。
萧诚师吾剑,庞言遗以安。
天乎非不寿,命也亦何叹。
谁笔延陵墓,鸣呼永不刊。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吴朝奉》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幼时在故乡恭敬祭拜,老朋友们渐渐凋零。我以忠诚相待我的师长,他们留下了智慧与安慰。天命虽然无法抗拒寿命的终结,但我们又何必悲叹呢?谁能够用笔为延陵墓写下丰碑,呼唤着永远不会被遗忘。
诗意:
《挽吴朝奉》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老朋友的怀念之情,对师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诗人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寿命的终结,但他并不消沉,而是以一种坦然的态度面对。他希望能够有人用笔为延陵墓写下传世之作,让他们的名字永远流传下去,不被遗忘。
赏析:
《挽吴朝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幼时在故乡恭敬祭拜的场景,以及见证老朋友们逐渐凋零的过程。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感觉,增强了对过去和逝去的怀念之情。
诗中提到的师长,是诗人心中的良师益友,他们用智慧和安慰指导着诗人成长。诗人对师长的忠诚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知识传承的珍视。他们的存在使诗人在面对生命的有限和寿命的终结时,能够保持一种宽容和豁达的态度。
诗的结尾,诗人以一种倡导将英名流传下去的姿态,希望有人能够用笔为延陵墓写下丰碑,让他们的名字永远被记住。这表达了诗人对名誉和传承的渴望,对个体存在能够超越时间和尘世的思考。
总体而言,诗词《挽吴朝奉》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友谊、师长以及生命和传承的思考和情感。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具有普世的人生哲理,使人在品读中能够领略到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坡头车败雀啄粟,桑下饷来乌攫肉。乘时投隙自谓才,苟得未必为汝福。忍饥蓬蒿固亦难,要是少远弹射辱。老农辍耒为汝悲,岂信江湖有鸿鹄。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山横碧立并雄岷,大阜洪川共降神。心合云雷清祸乱,力回天地作阳春。非熊德愧当周辅,称杰叨惭首汉臣。何幸腐儒无一艺,得为门下食鱼人。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积雨初过湘水满,夕阳荡金接天远。影挂寒罾江步斜,红残茅檐沙巷晚。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醉眼西望送沉轮,系缆篱根穿锦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