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风生晚径秋,平沙无日下凫鸥。
野航邀月渡溪北,古寺僧归钟殷楼。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晚投大云峰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以及在这个时刻所引发的思考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晚上投云峰两首
高树在风中生长,晚上的小径充满秋天的气息,
平坦的沙地上没有决定性的倒影,只有凫鸥在飞翔。
在溪北,野航邀请月亮共享夜晚之美,
古老的寺庙里,僧侣们回到钟楼,敲响钟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傍晚时刻的感受和思考。高耸入云的树木和吹拂的风,给人以清新和悠远的感觉。晚上的小径上没有阳光的倒影,只有凫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溪北的情景,他描述了野航邀请月亮共同欣赏夜晚之美的情景。这种邀约和渡过溪水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浪漫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古寺庙中僧侣们回到钟楼的情景,敲响钟声。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庄严和宁静的感觉,也体现了对宗教和信仰的表达。
整首诗词以秋日傍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自然、时光和人生的思考和赞美。它展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索,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赋予了诗词以清新、宁静和庄重的诗意,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绿野阳膏动,春旗出晓衢。川长罗后乘,林转隐前驱。早蕊红粘杏,轻苞紫缀榆。桑郊不敢问,直为使君愚。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梁归燕,入帘双蝶。愁绪多於花絮乱,柔肠过丁香结。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孤云系不定,野鹤笼难驯。卖药句曲秋,沽酒天台春。中原几流血,四海一闲人。邀月对我影,折花插我巾,花月成三友,江海为四邻。何敢忘吾君,巢由称外臣。
备物陈矣,礼乐明矣。天子扆止,迨尔臣矣。陟降维则,恭且勤矣。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徒怀伯通隐,多谢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