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南平赵化卿》

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
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伺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作品评述

挽南平赵化卿

昔游曾到万山峰,
赵氏楼台紫翠中。
六艺近夸三世学,
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
伺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
灵椿虽老桂成丛。

中文译文:

曾经游历过万山峰,
赵家楼台熠熠紫翠间。
六艺近乎超越三代的学问,
四位贤人争相显扬一家的风采。

不禁仰望天空,怜惜孤雁,
期待喜鹊能触摸天际。
美好的事物永不停息地绽放生香,
灵椿虽然年迈,桂树依然成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阳枋的《挽南平赵化卿》。诗人以赞美南平赵化卿之德行和家族的荣誉为主题,通过描绘山峰、楼台和自然景物的方式,展现了化卿家族的卓越之处。

诗中提到的六艺和三世学指的是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三代学者的学问,强调了化卿家族对于学问的重视和辈分的传承。

四贤争显一家风,表达了家族内部四位贤人之间争相显扬家族声誉的情景,彰显了家族的光荣和崇高的价值观。

诗中的孤雁和喜鹊象征着化卿精神的追求,表达了对于追求卓越和突破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持久和传承,灵椿和桂树作为象征寿命和荣耀的植物,虽然有所年迈,但依然绽放生机,寓意着化卿家族的精神和价值会代代相传。

整首诗以山水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家族的荣誉和精神追求,展示了阳枋对于家族传承和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诗人表达了对于家族精神的赞美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的向往。

  • 《孙元实春游图》

    先生读书不闭户,坐阅鸿□窥太古。衣冠潇洒武前修,礼乐从容出东鲁。文章光焰驾李杜,李杜后来称独步。谈辩风生四座春,胸中别有天台赋。相逢抵掌不露机,却说少年骑马时。春光淡沱随所之,好山好山多赋诗。转首东风吹马耳,犹记松阴调绿绮。杖藜不惮步行迟,孰谓画图无乃是?

  •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

    不御铅华似洛妃,清虚全与道相宜。月明何处回仙驾,独立沙头尔许时。

  • 《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

    寒士叨尘分已逾,不为归计待何如。暮年光景那能久,浮世荣华总是虚。此去直须甘澹泊,个中元自有乘除。因公拈起余君话,愈使衰翁忆故庐。

  • 《定风波(杜鹃花)》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 《某承乏东阳周亲惠然顾访未几告别以诗饯之》

    亲戚富贵合,贱贫宜见疏。独君从远道,为我枉高车。相得未逾月,薄言还故庐。风霜正凄暮,临别尚踌躇。

  •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公虚采蘋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