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渊源懿,金闺步武高。
功名千载意,翰墨一时豪。
天马含风骨,秋鹰折羽毛。
相逢俱白发,流涕湿征袍。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刘知县》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海渊源懿,
金闺步武高。
功名千载意,
翰墨一时豪。
天马含风骨,
秋鹰折羽毛。
相逢俱白发,
流涕湿征袍。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文天祥挽词,表达了对刘知县的悼念和赞美。诗中通过对刘知县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刘知县比作玉海和金闺,形容他的渊源和高贵。诗人认为刘知县的功名意义深远,他的文采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他像天马一样具有风骨和气质,又像秋鹰一样勇猛无畏。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刘知县相逢时的悲伤之情,流下了湿润征袍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刘知县的深深敬仰和悼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刘知县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杰出才华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诗人最后表达的悲伤之情,更加突出了刘知县的伟大和诗人对他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既展示了刘知县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又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昔年曾作守,旌骑拥山头。省己无遗爱,投荒历旧游。妻儿相翼卫,风雨漫淹留。力学如何验,仁人乃不忧。
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熏。惟愁员外署,不应列星文。
前溪夜雨锦张红,坠萼残英绕暗丛。已与吹开复吹谢,无情毕竟是春风。
高轩瞰方池,澄波隔琐窗。中岛植奇花,鲜逾濯锦江。水府集群仙,红云罩翠幢。画图入禁庭,荣耀知无双。
淮海棠阴已著行,却移小队入襄阳。江山尚带戎马气,斋合遽闻编简香。自昔声名满梁楚,向来为政压龚黄。风流高出山翁上,不用擎鞭问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