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李制帅二首》

上下荆淮剑气雄,进担全蜀凛英风。
将坛歃血金汤志,白腹填天竹帛功。
治法征谋关世道,清忠定力简皇衷。
伤哉生出瞿塘险,翻落黄粱一梦中。
世变江河渺未涯,如公真是济时危。
几年荆益龙骧誉,一日潇湘鵩谶悲。
天下皆传清献节,人心自有武侯碑。
郎君昔共慈恩约,抆泪西风寄些词。

作者介绍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李制帅二首》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下荆淮剑气雄,
进担全蜀凛英风。
将坛歃血金汤志,
白腹填天竹帛功。
治法征谋关世道,
清忠定力简皇衷。
伤哉生出瞿塘险,
翻落黄粱一梦中。
世变江河渺未涯,
如公真是济时危。
几年荆益龙骧誉,
一日潇湘鵩谶悲。
天下皆传清献节,
人心自有武侯碑。
郎君昔共慈恩约,
抆泪西风寄些词。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文天祥挽李制帅的作品,表达了对李制帅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李制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他以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展现了忠诚和坚定的决心。诗人感叹时局的变迁,认为像李制帅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世间已经稀少,而世道却依然艰难。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李制帅的敬仰之情,并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迈的笔调和雄浑的语言描绘了李制帅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坚定。诗人通过描写李制帅的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坛歃血"、"白腹填天"等,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诗人还通过对时局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英雄人物稀少的忧虑。最后,诗人以对李制帅的赞美和思念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词既展现了李制帅的英雄形象,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周少隐留春词帖赞》

    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激徵含商,舒华发英。固所以合融怡寺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晴蜓。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 《昭应官舍书事》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庆云出处依时报,御果呈来每度尝。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 《句》

    怀人空结九回肠。

  • 《赏茶》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 《书意》

    唐尧授人时,妙用均造化。我读七月诗,周室亦其亚。彼用治四海,我敛之一身。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尘。链气以成真,岂复有它术。譬如尊六经,百氏当尽黜。

  • 《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

    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