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初倾盖,同登巴岳楼。
江淮重邂逅,幕府屡绸缪。
梦绝秋城柝,人随夜壑舟。
潜山归路杳,草木亦凄愁。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何司令二首》是李曾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何司令二首
忆昨初倾盖,同登巴岳楼。
江淮重邂逅,幕府屡绸缪。
梦绝秋城柝,人随夜壑舟。
潜山归路杳,草木亦凄愁。
译文:
回忆起昨天,初次离开高官职位,与何司令一同登上巴岳楼。
江淮之间频繁相遇,朝廷中的权谋层出不穷。
梦里断绝了秋城的信息,夜晚随着黑暗的河谷船只行驶。
回归故山的路途遥远,草木也感到悲凉。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当前局势的感慨。诗人回忆起自己离开高位的时刻,与何司令一同登上巴岳楼,象征着他们共同经历了艰难险阻。江淮之间他们频繁相遇,却又在朝廷的权谋中屡屡受到挫折。诗人通过描述梦境中断绝的秋城信息和在夜晚行驶的船只,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迷茫。最后,诗人思考着回归故山的路途,意味着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和未知的前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时局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当前境况的无奈。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梦境的意象,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诗人的内心体验与外在环境相互交织,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整首诗以凄凉、孤寂的氛围贯穿,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李曾伯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
熟读执事文,恍如入宝山。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
男儿鼎珍食,富贵倚稽古。不然东山车,稳载十眉女。可怜强项令,俗尘塞肠腑。端如溧阳尉,老诉食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