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平生不附炎,雪间炉炭晚间添。
红光乱拆银花碎,翠焰双抽柳叶尖。
爱惜麒麟牢禁手,驱除盐絮密垂帘。
急分一炬牵船底,岸上霜风正似鎌。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晚寒炽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子平生不附炎,
雪间炉炭晚间添。
红光乱拆银花碎,
翠焰双抽柳叶尖。
爱惜麒麟牢禁手,
驱除盐絮密垂帘。
急分一炬牵船底,
岸上霜风正似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寒冷天气下取暖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炉火的燃烧,展现了温暖与寒冷的对比,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温暖的向往和珍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通过对炉火的描写,展现了温暖与寒冷的对比。首句“老子平生不附炎”,表达了作者不喜欢炎热的天气,更喜欢冬天的寒冷。接着,诗中描述了炉火的燃烧情景,用“红光乱拆银花碎,翠焰双抽柳叶尖”形象地描绘了炉火的明亮和热烈。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炉火的温暖和舒适。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于炉火的珍惜和维护的态度。他说“爱惜麒麟牢禁手,驱除盐絮密垂帘”,表达了他对于炉火的爱护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细节的关注和精心的照料。最后两句“急分一炬牵船底,岸上霜风正似鎌”,通过对岸上寒风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寒冷和对于炉火的依赖。
整首诗词通过对炉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温暖的向往和对于寒冷天气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描写,使诗词更加生动和具体。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南桓王墓,高冢何穹崇。昔为盗所发,冢开宝气空。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辟地余千里,义勇日已雄。万岁期永藏,谁能锢幽宫。英雄昔所在,燕麦摇春风。
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愁侵壮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城阙。还记否、长安城下,一杯离别。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兔杵无声风露冷,天在怜人寂。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