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
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
遣车无路送,挥泪挥丰碑。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日随从在都城,升堂向父师请教。追忆尊严异凡俗,国士深知其价值。如今白发人何在,却只留下微不足道的字迹。无路可走送他归,只能挥泪挥动丰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的史国公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都城中与史国公一起学习的情景,感慨他的崇高地位与非凡才能。然而,如今史国公已年迈,他的风采和智慧已经消逝,只留下微不足道的字迹,而无法再与他交流。诗人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对史国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只能借助泪水和挥动的丰碑来表达心中的哀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史国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对史国公在他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和非凡才华的回忆,诗人展现了对史国公的深切敬仰和对他智慧的赞美。史国公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沉重的悲痛,他感到自己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送别史国公。最后,诗人选择用泪水和挥动的丰碑来表达内心的哀思和对史国公的告别。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去的伟大人物的敬意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情感深度。

  • 《夏日联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主--柳公权

  • 《庚申病中作》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 《赠上饶道云仲》

    江上青云客,天边白马生。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谈倾。问旧能枚举,论财比芥轻。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尘缨。

  •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岩{左山右幼}起三板,轰雷溅涛头。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

  •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 《听歌六绝句·想夫怜》

    玉管朱弦莫急催,容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