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次修路僧》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作者介绍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作品评述

晚次修路僧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中文译文:晚上路过修路的僧人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即便在一片平坦的地方停歇,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功力不够深厚。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感叹世间的路途艰难险阻,他也表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修行者。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
高飞的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悠然下降,白烟从远处的林木中飘散。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他还听到了远处钟声悠然传来,感到心情舒畅,犹如解脱尘俗之缚。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僧人在修路过程中的心境和感悟。作者崔涂通过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传达出了僧人对修行和世间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的“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表达了僧人对自身修行的不满和渴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他在一片平静的环境中停下来,但仍然感到自己的修行之路仍然漫长而困难。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以虚修行抒发对俗世苦难的理解和无奈。僧人虽然修行,但并不自认是一个高人,而是对尘世的艰辛表示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以典雅的自然景色描绘了僧人的心境,暗示僧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烦扰。高飞的鸟儿在夕阳的余晖中降落,白烟从远处浓密的树林中升腾,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远离喧嚣的意境。

最后,“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表达了僧人遥远听到的钟声,带来了宁静和解脱的快乐。这句诗表现出了僧人对清净和超越尘世的向往,放松了心灵,舒缓了疲惫的身心。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细腻而充满哲理的情感,表达了僧人在修行路上的矛盾、感悟和追求。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应,赋予了诗歌以深远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 《谪宜阳到荆渚》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阳路几千。为问野人山鸟语,问予归棹是何年。

  • 《颂古一百则》

    巍巍堂堂,磊磊落落。闹处刺头,稳处下脚。脚下线断我自由,鼻端泥尽君休斲。莫动著,千年故纸中合药。

  •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

    好游人老,秋鬓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自笑我、如何是得。酒楼仍在,流落天涯醉白。孤城寒树美人隔。烟水此程应远,须寻梅驿。又渐数、花风第一。

  • 《次韵罗正之惠绵扇》

    吴扇新翻制素绵,名郎持赠意俱圆。有人充户修明月,无女乘鸾向紫烟。供奉宜升清暑殿,动摇合作御风仙。谁知挥却青蝇辈,功在春蚕一觉眠。

  •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漫浪功名付直钩,谁能鏖战学焚舟。随人不但羹鱼美,解道江{谣言换虫}似鹿头。

  • 《秋思》

    鹊镜容消只自知,碧云黄叶动离思。闲愁紫袖衫前色,旧恨青春树上丝。《子夜》有情新乐府,伤秋多病送归辞。江头八月西风起,寥廓天高鸟度迟。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