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尽寒衣未觉贫,独留破砚伴顽身。
不堪苦雨思晴日,肯为残花怨晚春。
驱逐忧愁如有道,脱逃老死可无人。
悬知兴坏皆常理,且喜朱樱又食新。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晚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春
典尽寒衣未觉贫,
独留破砚伴顽身。
不堪苦雨思晴日,
肯为残花怨晚春。
驱逐忧愁如有道,
脱逃老死可无人。
悬知兴坏皆常理,
且喜朱樱又食新。
译文:
寒衣虽然破旧,但我却不觉得贫穷,
只身孤独地留下一只破砚。
忍受着阴雨的困扰,思念着晴朗的日子,
愿意为残留的花朵怨叹晚春的离去。
排除忧愁苦闷,似乎有一种方法,
逃避老去和死亡,却没有人能成功。
明白兴盛和衰败都是常理,
喜欢朱樱花再次开放的新鲜感。
诗意:
《晚春》描绘了一个寂寥而坚韧的形象。诗人通过寒衣的描述暗示自己的贫穷,但他并不感觉贫穷,因为他拥有一颗顽强的心灵。他孤独地坚持下来,只剩下一只破砚作伴,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坚持。尽管遭遇了阴雨连绵的困扰,他仍然思念着晴朗明媚的日子,对残留的花朵和晚春的离去感到怨叹。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赏析:
《晚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贫穷、孤独、逆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态度。他不愿被困境所压倒,努力排除忧愁,坚信兴盛和衰败都是常态,对于朱樱花再次开放的新景象感到喜悦和希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逆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思考。它通过描绘寒衣、破砚、阴雨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的坚韧和乐观态度在诗中得以体现,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生和希望的追求。
想像丰姿欲见难,春风容易妒花残。焚香手把遗编读,百遍长吁斗鸭栏。
匹马嘶风去思长,素琴孤剑称戎装。路涂多是过残岁,杯酒无辞到醉乡。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光。毗陵城下饶嘉景,回日新诗应满堂。
吾兄客关中,果羸施吾宇。兄虽未得还,我岂如妇女。呦呦感微物,涕泗若零雨。但爱果羸茎,屈曲上墙堵。朝见缘墙头,莫已过墙去。物生随年华,还日何足数。
捣餈篘酒荐新春,叹息年来甔石空。不惜解衣供一饷,要令稚子识家风。
[圜钟为宫]金行告遒,玉律分秋。礼藏西郊,毖祀聿修。精意潜过,永孚于休。神之听之,爰格飚施。
修廊千柱压城阴,山并庐山胜二林。六月檐楹无暑气,四时山水有清音。鸟飞不尽上方远,鲸吼希闻别院深。更欲题诗发佳境,泮林讲说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