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途中柳》是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色,以及诗人在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遥远。
诗中的"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形容着眼前的景色,绿色的柳树在明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鲜亮,而前方的长亭和道路则延伸得很远,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则描写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诗中说没有人来采摘烟雨的丝丝,指的是诗人没有伴侣或同行者,他孤身一人。而夕阳的余辉洒在溪桥上,增添了一份寂寥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运用对比手法,展示出翠绿和孤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诗人在途中孤单寥落,但却能从风景中感受到远方的诗意。这首诗的音韵和意境都相当出色,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高楼帘卷秋风里,目送斜阳。衾枕遗香。今夜还如昨夜长。玉人望月销凝处,应在西厢。关掩兰堂。惟有纱灯伴绣床。
短短横墙。矮矮疏窗。*憎儿、小小池塘。高低叠障,绿水边傍。却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日用家常。木几藤床。据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话何妨。但细烹茶,热烘盏,浅浇汤。
含情落叶已缤纷,深转歌喉齿未分。桥上玉人真咫尺,箫声似隔数重云。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