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惨云低月欲堕,路上荒村愁僻左。
萧条横道屋三间,伛偻迎门僧一个。
夜深山换声砉然,恐来吹灯不敢眠。
明朝踏雪又西去,千叠万重山屈盘。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突永年镇僧居》是李流谦的一首诗词,形容了一个僧侣在荒凉的山村中的居住环境和内心的寂寞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风惨云低月欲堕,
路上荒村愁僻左。
萧条横道屋三间,
伛偻迎门僧一个。
夜深山换声砉然,
恐来吹灯不敢眠。
明朝踏雪又西去,
千叠万重山屈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凄凉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僧侣在突然而来的寒冷岁月中的居住环境和内心的孤寂。风势猛烈,云低压抑,月亮快要掉落下来,形成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路上的村庄荒凉冷落,给人一种寂寞和忧愁的感觉。僧侣居住的道路旁,横七竖八地建着三间简陋的小屋,门前迎接他的只有一个佝偻的僧人。当夜幕降临,山谷中突然传来异样的声响,使僧侣害怕起来,担心吹灭了的油灯会重新点燃,因而不敢入眠。第二天的早晨,明朗的阳光照射在白雪覆盖的山脉上,僧侣又踏着雪花向西方离去,前方还有千重万重的山峦蜿蜒延伸。
整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僧侣在荒凉山村中的清冷境遇,表达了他内心的寂寞和忧愁。风、云、月、路、村庄等形象都强烈地突出了荒凉和孤寂的氛围。屋舍简陋,只有一个僧人伴随,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寂寞。夜晚的声响让他感到恐惧,不敢入眠,暗示了内心的不安。最后,主人公踏着雪花向西方离去,山峦层层叠叠,似乎也象征了他前方漫漫无尽的孤独旅程。
通过这首诗,李流谦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僧侣在荒凉山村中的寂寞境遇,以及他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世间的凄凉和无常的思考,以及人在荒芜环境中的渺小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离去和未知的恐惧与无奈,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一来兼不返,我道也担板。超凡越圣时,脑后方开眼。
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秋风吹叶古廊下,一半绳床灯影深。
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
肖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